新高考组合报考_新高考组合报考人数多好还是少好

  • 时间:
  • 浏览:0

新高考组合报考_新高考组合报考人数多好还是少好

对于新高考组合报考的问题,我有一些经验和见解,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专业知识。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。

文章目录列表:

1.2024高考选科要求

2.新高考选科最佳搭配

3.新高考有哪些组合

4.高中选课3+2+1最佳方案

5.新高考文科哪个组合好一些 如何选科

2024高考选科要求

2024年高考继续实行“3+1+2”模式,除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门统考科目外,考生首先在物理、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,再从化学、生物、思想政治、地理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。

2024年新高考选科要求公布后,我们可以发现新的要求对于老版变化巨大,因“物理+化学”要求的重度提升,很多组合的专业覆盖率也发生了变化。

2024年新高考科目分析

1.物理+化学赢

2024年新高考共有20种选科组合,其中物理、化学两科的覆盖率是最高的,统计下来发现,曾经的“理科标准组合”物理+化学+生物覆盖率高达96%。这个组合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强,能选的专业多,从数据上来看,是考双 大学的 选择。

覆盖率其次的是物理+化学+历史,覆盖率也在95%以上,但是这个选择只适用于3+3新高考省份;3+1+2的考生可以选择物理+化学+地理,覆盖率也在95%以上。而物化组合里最低的物理+化学+政治覆盖率大概在90%左右。

2.化学比重大大提升

物化组合的提升和化学单科比重的提升有很大关系,比如历史学类中的文物保护技术专业,在2019年选科历史就行了,但在2021年,必选化学!这也让原本的3+1+2基本变成了3+2+1。

3.政治地位上升

在新的选科要求中,明确政治学类、马克思主义理论类、公安类专业,必选政治,也因此,政治的覆盖率也有所提升,在“3+1+2”首选历史的情况下,含政治的组合(史政地、史政生、史政化)专业覆盖率已经达到了前3名,在46%-47%上下。而且,必须注意的是,如果你家孩子想考公安院校,那么政治基本上就是必选的。

新高考选科最佳搭配

新高考选科最佳搭配很多,供参考:

组合1:物理+化学+政治(98.93%)这个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最高,高达98.93%,这也就意味着它不能报考的专业非常少,除了必须选考历史的历史学、汉语言文学、法学下的民族学外,其他专业几乎都可以报考。

组合2:物理+化学+地理(98.7%)这个选科组合和物化生情况很相似,由于没有选考政治,所以无法报考法学下的公安类,以及政治学、民族学、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相关专业。

组合3:物理+化学+生物(98.62%)这个传统的纯理科组合可以说汇集了众多学霸,能够覆盖所有理工类和医学类专业,不过跟历史、政治相关的历史、法学、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数人文社科都无法报考。

组合4:物理+生物+地理(91.42%)因为组合中没有化学和政治,所以无法报考要求选考化学的化学类 纺织类、轻工类、医学技术类等专业,以及要求选考政治的公安类、政治类等专业。

组合5:物理+生物+政治(90.88%)这个组合虽然偏理,但由于没有化学,所以无法报考必选化学的化学类、纺织类、轻工类、医学技术类等专业。同时也没有历史,所以与历史相关的历史学、法学等人文社科专业也无法报考。

新高考有哪些组合

新高考组合如下:

1、物理+化学+生物

优势:未来可报考专业多,纯理组合,学科单一,此方案总体记背少,重理解,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,学科之间关联大,能互相促进。

劣势:理科学霸聚集地,竞争异常激烈,高中三年学科难度也是逐渐加深,想拿高分不容易。

2、物理+化学+地理

优势:地理一直被称为“文科中的理科”,偏理科目中,地理难度不大。该组合专业选择广,学科比较相近,跨度不大,学习中能分配更多精力在物理和化学上。

劣势:选地理的人数在各省市相对较多,该组合也是偏理学生最喜欢的组合之一,报考人数多,竞争压力大。

3、物理+化学+政治

优势:选这个组合的同学一般是想读理科,但不想学生物,同时政治是目前考研的必考科目之一,高中学政治,大学公共课也有政治,对未来考研有帮助。该组合报考的人数最少,竞争力相对较小。

劣势:政治与另外两科关联度不大,需要记忆背诵的内容非常多,是偏文学科中难度最大的。物理、政治高考不易拿高分,选择人数少,有的学校开班不多,配备的师资力量可能较弱。

4、物理+生物+地理

优势:总体上看,偏理科目中,地理和生物相对简单且不需要大量背诵,学习较轻松。

劣势:是物理较难,高分不易得。生物和地理是中上等成绩学生选择最多的一个组合,竞争比较激烈,不易拉开差距。由于生物和地理之间的学科关联度也不高,大学可报考的专业数量比之前的组合稍少一些。

5、物理+生物+政治

优势:生物难度比化学略低,同时政治对未来考研有帮助。选择该组合人群较少,竞争压力一般。

劣势:物理、政治不易拿高分,三门学科关联度不高,平时学习难度较大,未来可选专业相关度也不高。选择该组合人群较少,有些院校很难单独为该组合学生设计走班课程时间表,不利于学生的学习。

6、物理+地理+政治

优势:这个科目组合更像物理成绩不错的文科生,为了不浪费物理的高分,以及物理可以报的专业范围,做出不得已的选择。报考人数不多,竞争压力一般。

劣势:不易拿高分,三门学科关联度不高,平时学习难度较大,未来可选专业相关度也不高。选择该组合人群较少,有些院校很难单独为该组合学生设计走班课程时间表,不利于学生的学习。

7、历史+地理+政治

优势:传统的纯文组合,与初中知识有联系,学习适应比较快。

劣势:学科比较单一,背诵记忆量大,可报专业比例低,专业报考很受限制。

8、历史+地理+化学

优势:这个组合文理适中,可报专业比例在历史组中较高,地理和化学更偏理科思维,重理解,记忆背诵压力小。

劣势:学科跨度较大,可报考专业之间衔接较少,整体来说,专业报考受限。

9、历史+地理+生物

优势:地理和生物是比较容易的,对背诵记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相对较低。

劣势:学科跨度较大,可报考的理工类专业少。该组合是很多历史组同学的选择,竞争压力较大。

10、历史+政治+化学

优势:历史组可报专业比例最高的组合。历史和政治之间学科关联性较强,能相互促进。化学比较难学,所以该组合报考的人数不会太多,竞争压力一般。

劣势:两文一理组合,学科间差别较大,需要学生灵活调整学习思维。由于化学也是学霸聚集地,想拿高分不容易。部分 大学工科专业要求选物理,即使选了化学,选择的工科专业也很有限制。

11、历史+政治+生物

优势:历史和政治之间学科关联性较强,能相互促进。生物在偏理科目中相对比较容易,也是很多文科强理科弱学生的选择。

劣势:文科学霸聚集,未来能报考的专业还是以人文社科为主,理科可报专业极少。

12、历史+化学+生物

优势:选择的学生一般是想读理科,但物理成绩不好,“被迫”选择了该组合。化学与生物学科之间关联度高,能相互促进,将来能报考更多的偏理专业。

劣势:选择历史组,未来可选择的偏理专业比较少,而历史和化学属于文理科中等难度学科,化学和生物又是学霸喜欢选择的科目,所以整个组合想拿高分不容易。

高中选课3+2+1最佳方案

如下:

1、物理+化学+生物(地理、政治)

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的这种组合是传统的理科结合方式,也是能填报更多专业的组合方式。依照新高考政策来看,选择物化生的组合几乎可以选择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专业。如果自身成绩不错,选择物化生是最有前景的组合了。

2、物理+地理+生物(政治)

根据3+2+1的方案来看,考生必须在物理和历史当中选择一个科目,而物理又是学工科专业必选的科目,因此大部分的同学会选择物理为1,其他剩下的几个科目中,化学的难度稍大。而地理和生物与政治的组合难度相对小一点。

3、历史+化学+生物

新高考要求考生物理或者历史中选择一个,肯定是考虑部分考生不擅长的物理科目。如果选择历史作为必选科目,那么选科的方向就偏向于文科了,为了能填报更多理工类专业,部分考生可以搭配传统的化学、生物作为一个组合。例如部分的医学专业是要求考生必须选择生物、化学专业的。

1、根据自身优势选科

选科肯定是要选择自己所擅长的,毕竟对高考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.比如你选的这个科目在你的学校能排到前百分之三十,那么就可以算作优势科目了,当然这也不是 的,毕竟还是要看具体分数。

2、选择高中学校的优势科目

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同,部分高中无法重点建设所有学科组合;有些学科组合报考人数较多,想拿高分不容易。学生需在符合自己专业方向的前提下,选择本校重点建设或能发挥自身优势的科目组合。

新高考选科要有依据,不盲目,不跟风。依据就是我们在高一、高二时的摸底考试成绩和学业生涯规划。摸底成绩是我们选科的硬件,关系到高考成功与否,而学业生涯规划,则关系到选科和目标大学专业之间能否搭起一座桥梁。

新高考文科哪个组合好一些 如何选科

在“3+1+2”模式下的选考学科中,文科考生需要在多个选科组合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个,有以下推荐组合考生可以进行参考。

新高考文科哪个组合比较好

1、历史+政治+生物

专业覆盖率:49.9%,可报考的专业方向为哲学类、经济学类、法学类、教育学类,少部分高校的林学类、中医学类等专业。历史和政治两个科目关联性较强,学起来相对比较容易。生物在偏理科的科目中相对比较容易。

2、历史+政治+化学

专业覆盖率:51.3%,该组合是首选历史科目类中专业覆盖率最高的组合。这个组合适合喜欢文科但又对地理不感兴趣的同学,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,扩宽了专业选择面,这个组合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,文字表达和记忆力强的同学。

新高考3+1+2模式如何选科

1、能力: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;

2、兴趣:根据个人兴趣,选择最喜欢、最适合自己的学科。

3、专业倾向;按目标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来选;或根据专业覆盖面积,选择路径较宽的学科。

“3+1+2”模式有12种组合。这无论是对学校还是考生而言,选择所带来的压力和困惑都可能有所减少。这种模式在保留了学生一定选择性的同时,有利于减少学生弃难就易,避选物理导致的物理科学素养的下降的问题。总体上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。

好了,今天关于“新高考组合报考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对“新高考组合报考”有更深入的认识,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。